电话:0755-21010189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招考指导

【面试技巧】初中信息技术《应用公式和函数》说课稿

来源:师途-教师人才服务网-专业教师求职招聘服务平台 时间:2022-10-23 作者:师途-教师人才服务网-专业教师求职招聘服务平台 浏览量:

教师人才服务网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本篇目节选自沈阳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3模块第12节-《应用公式和函数》。本课以计算小组成员的平均身高为任务主线,进而学习单元格地址、公式和函数的相关概念和应用。学生在这之前学习过了Excel和Word软件的一些基本操作,由于这两个软件都是微软公司出品的,某些操作和功能极为相似,因此也能够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部分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为了更好地加强对学生的理解,做到因材施教,以下是我对学情的分析。我多面对的学生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但是注意力相对不够集中,自尊心较强。因此我授课的过程中,我将会理论联系实践,多设置互动环节,保持他们的注意力。同时,也会认真地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出鼓励性评价,维护其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够自主参与进课堂中,学好公式和函数的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三维目标:

1.能熟练写出单元格的名称并利用公式和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上机操作、小组合作等方法学会应用公式和函数,提高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能力。

3.通过使用公式和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处理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我的教学重点是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式,难点则是灵活选择公式和函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演示法、小组讨论法、自主探究法等。

六、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我的教学。

(一)导入新课

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全校学生的成绩汇总表格,提问学生求平均分的方法。学生以现有的知识积累不难答出可以通过把所有学生的成绩相加再除以人数得到。随后我会继续追问,“我们可以通过笔算或计算器来求出平均分,但是耗时耗力,也难以保证其正确性。我们是否有其他更高效准确的方法来达到目的呢?”由此引出新课。

之所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导入是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有较强地胜负欲,喜欢去挑战困难,在课堂伊始就给学生展示一个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求知欲。

(二)新课讲授

本课以求出平均身高这个任务为主线,进而学习单元格地址、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的。

1.了解单元格地址

我会组织学生上机观察工作表并阅读教材,探究以下两个问题,即工作表的结构和单元格地址的表示方法。在学生回答后,我会补充讲解单元格地址的功能,即单元格地址可以作为计算的元素参与计算,并能实现计算结果随着单元格内容改变而改变。

2.使用公式

我会讲解公式的作用和功能,并上机演示利用公式计算工作表小组成员的平均身高的操作方法,同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在操作完毕后,我会提问学生公式法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填充柄”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在学生回答后,我会强调,只有鼠标移动到单元格鼠标形状呈现黑色实心的十字符号拖动填充柄,才能实现填充功能。随后我会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限时5分钟,上机操作并探究使用填充柄填充的公式和最初公式存在的区别。在此过程中我会巡视指导,学生操作完成后我会提问学生同时进行总结,即当单元格的引用是相对引用的时候,使用填充柄进行填充,可以实现复制公式的操作,并且单元格地址也会发生相对变化。

3.使用函数

我会讲解公式法的局限性,即不适合处理数据量大的数据,随后说明函数能够解决该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函数的含义。在学生明白函数就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公式后,我会布置任务,组织学生相邻四人为一组,上机操作,时间为5分钟,完成计算平均身高的任务。在学生操作完成后请同学上台演示讲解。

(三)巩固提高

在学生基本认识了公式和函数后,我会组织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上机操作并认识一些常用函数,思考其功能。然后在学生探究完成后请学生代表回答其发现。

(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环节,我将采用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总结,如:我提问使用公式和函数的注意事项。学生说出书写函数和公式之前要先写等号。

为了体现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和实践性特点,我设置的作业为尝试利用公式和函数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全国各地QQ交流群(点击进入加群)


教师人才服务网

谨防受骗提示:如果报名时出现收费或汇款等情况,请广大考生注意分辨真伪,谨防上当受骗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教师人才服务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本站教师招聘信息来自各地人社局、政府网、人事考试网、教育局、高校、中小学等官方信息,快速及时、权威可靠。如果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我们13823596589,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大唐明升教育集团智众人力资源服务 粤ICP备19150182号-1

地址:深圳市龙华清湖社区花半里大厦7楼706 EMAIL:2676227896@qq.com

用微信扫一扫